受疫情影响,如今大部分跨境电商卖家订单暴跌,跳水最严重的甚至达到90%。而难得有订单的卖家却面临着物流配送延迟的困境。
4月5日亚马逊能否恢复入仓?
目前全球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有卖家预测接下来还会有一个月的低谷期,美国连续4天确诊过万的情况,更让不少卖家担忧疫情会导致派送会无限期延迟。
小编看到有卖家称,如果5月初亚马逊能恢复正常派送,那么5月初应该是流量爆发期。接着就有不少卖家表示,预估5月恢复太乐观了,要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5月能否恢复配送是一个未知数,根据亚马逊现阶段发出的各类入仓和延迟信息来看,全部的业务瘫痪情况都暂时把时间定格在4月份。目前卖家们最关注的问题是4月5日能否恢复,很多卖家认为绝对不能恢复正常。

多重限制叠加,卖家艰难求生
早在本月17日,亚马逊突然宣布4月5日前停止非必需品入仓,FBA非六大类产品基本只能靠库存维持,这让卖家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紧接着,亚马逊大部分类目的FBA预计配送时间被延期一个月至4月底,美国站和英国站被波及,此前被划到安全地带的六大类也不能幸免,一些防疫用品也出现了这一问题。
昨天,亚马逊FBA再发新公告,宣布暂时停止部分运营中心的移除操作,这意味着卖家将要面临移除订单延迟、甚至被取消的情况了。连退仓出仓都难,FBA卖家再受一次暴击!

FBA不能入仓,配送延迟,加之订单暂停移除,亚马逊卖家心力交瘁。
跨境卖家该如何自救?
现阶段,跨境卖家该如何度过这一艰难时期?有业内人士建议:
1、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除了亚马逊、eBay等主流平台,卖家还可以关注其他小众平台,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2、开拓更多的品类,观察品类机会也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疫情之后,受影响较大的户外、旅游、运动服饰等品类还可能迎来新的增长。家居、个护品类还可以再进行挖掘,做好选品调整,迎接7月第一波旺季。
3、合理备货,不要压太多货,手握现金。
在规划前路的同时,卖家也应努力维持店铺运转。如今,一些非必需品卖家已面临库存枯竭,为了保障自己的店铺能运营下去,现在卖家们唯一能选择的就是自发货,但是现在邮政的运力出现不足,过去自发货卖家们使用较多的一些渠道时效也已跟不上。
针对卖家这一痛点和需求,亚马逊合作物流宝通达国际物流推出一款针对于欧美自发货的特快专线小包渠道:美国USPS特快专线和欧洲特快专线。收货后24小时内美国和欧洲本地上网,3-5个自然日签收,完全符合自发货要求的时效,同时还可以作为虚拟海外仓使用!感兴趣的卖家请点击这里了解。
近期,“大批外贸订单被取消,工厂面临关停”的新闻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2月份,信心满满诱惑员工返工的工厂老板,现在随着境外疫情愈发严重,面临无单可接,需要大规模裁员,甚至是倒闭的窘境。
其实,现在的跨境行业不仅是上游的工厂(供应商),下游的物流端也都出现了裁员的现象。可以说,在跨境电商行业产业链中,裁员潮的大幕已经拉开!
卖家:4月份每周强制调休1至2天
前两天,小编和朋友闲聊的时听她说了这样一件事:
两年前她任职的跨境公司同事A向她抱怨,公司前一晚出了一份公告。公告要求,4月份每位员工每周都要强制调休1至2天,除了周六日外,还要调休,调休不了就按照请假来处理。

根据A所说来推测,该公司的员工一周只需上3至4天的班,也就是说,如无调休,有1至2天将为无薪休假。
A的公司是做摩托车零配件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印度和非洲一些国家,2月份开始复工时,信心满满来上班的他,原本以为国内的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随着欧洲疫情严重程度不断加剧,就开始担心公司的经营情况,哪知道该来的迟早都会来。
A还说,公司现在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不是要裁员,就是要倒闭了。
最后A还无奈地说,按照现在的情况,跨出去的,都等死,跨境公司要一蹶不振了。
此前,无论是在论坛上还是在卖家群、朋友圈,都有一些裁员消息传出,如:一个10人的运营部门裁掉7人,员工被迫放假三个月……
玩具、纺织、钟表……诸多外贸厂裁员甚至倒闭
其实,跨境行业裁员潮第一波杀到的是外贸工厂。
玩具厂方面。3月18日,现有员工1200多人的大型玩具制造商泛达玩具因欧美取消订单宣告结业。

鞋厂方面。温州市某鞋厂在3月19日发出公告表示,因为美国疫情高速爆发,客户已取消所有凉鞋、单鞋订单。经公司研究决定,从今天开始所有未返厂人员开始放假到5月30日,后续有好消息就会立即通知大家……为了不影响员工生活,建议以及鼓励未返员工自谋出路……
无独有偶,因为全球疫情,客户订单继续取消,福建某鞋厂同日发出公告表示从3月19日停下一切招聘活动,老员工请假,一律劝其继续请假。并自3月22日起取消全厂所有部门的保底奖金。
钟表厂方面。3月21日,东莞某大型制造企业因最大客户美国FOSSIL全部取消订单,公司面临随时关停的风险,不得不宣告放假三个月,公司接受全体员工(不分职级、岗位)辞职,急辞即走不扣除代通知金。
纺织厂方面。朋友圈里有人说,被业界誉为世界最大的圆筒针织面料生产商之一的福田实业一天被取消4500吨订单。
服装厂方面也不容乐观,出口订单减少或订单被推迟,现金流很难回流。有服装工的负责人称,自己上半年的销售已经是打水漂了。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报告显示,2月期间,由于疫情造成中国生产、物流堵塞,半成品短缺,全球服装纺织相关行业已遭受超15亿美元的损失。
某工厂老板表示,早期在政府帮助下“抢”了300多名工人回来复工复产,但是复工之后一直没有订单,于是原材料就变成压着的库存,但是这300个员工的工资就成为巨大的负担了。
有工厂老板叫苦,工厂里几百个人,昨天订单才2500米,西北风都不够,人齐了订单没了。
有企业表示,因为自己最大的客户都是美国的,第一大客户通知已经下单的订单交货延迟,不过公司的内部生产还在继续,第二大客户通知全部订单暂停生产,不出货就意味着不会有新的订单进来。
有工厂表示,自己的美国单、意大利单、日本单、韩国单都取消了,今年可能得看淘宝拼多多了。
有员工表示自己的工厂放假了,而货物过不了海关,几层楼都堆满了成品,仓库也快堆不下了,订单却很少。
有服装厂的人表示,因为国外各大品牌商都关店,自己的订单撤单了十几万米。
有不少外贸企业工厂开始自救。一是将出口转为内销。(比如有人直播带货,从亚马逊转战淘宝拼多多)二是转为生产口罩、测温仪等防疫物资。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日前在商务部线上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新冠疫情发生后,商务部面向7000多家外贸企业的调查表明,90%以上企业存在出运和收汇被迫推迟的情况,面临较大的买方取消订单、拒收拒付风险。
目前,商务部已宣布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密集出台“稳外贸”政策,重点运用WTO规则允许的财税、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帮助企业度过风险危机。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3月3日至22日,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全国经营范围含“额温枪、体温枪”的企业从357家猛增至3515家,其中包含进出口业务的占比76.33%。老板们也已经采取措施,通过其他方式尽力挽留失去的订单,先活下去再说,只要熬过去,就能等到经济复苏了。
加拿大西捷航空将裁员6900人 约占员工总数一半
最后来看产业链下游,在本次疫情中,由于航线大规模停航,各大航空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5日,“加拿大西捷航空将裁员6900人”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加拿大第二大航空公司西捷航空公司网站25日公告称,将裁员6900人,其中约90%是自愿离开,该公司大约有14000人。
西捷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Ed Sims表示,从上个星期开始,公司开始呼吁员工自动离职或提前退休,这对西捷航空公司是灾难性的消息。
公告还称,公司业务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立即采取了削减成本的措施,包括不再招聘;停止所有不必要的旅行和培训;调整薪水,该航空公司的执行团队削减了50%的工资,副总裁和董事削减了25%的工资;同时暂停超过75%的基本建设项目,并要求供应商减少或延迟付款。
在此之前,加拿大航空公司和越洋航空公司也都宣布了明确的裁员计划。此外,通用电气(GE)也计划在航空板块削减10%的美国员工,涉及约2600人。
航空大面积裁员,只是跨境产业链下游裁员、倒闭潮的一个缩影。在这一环中,与航空公司联系紧密的物流企业和货运代理情况也不容乐观。
有货代在群里表示,目前仅自己所在的义乌已经有3家货代企业倒闭,此外,因为没有货走,许多货代企业都面临着倒闭的风险,裁员就更是寻常了。

同时她还说,现在走的货物95%都是防疫用品,如果自己公司没有这些防疫物品,自己公司也要凉凉了。
除此之外,小编近期也从跨境圈里接收到一些诸如:一物流公司每个月要求同事放三天无薪假;国内某大型物流公司要求经理级别降薪15%,助理总经理及以上降薪20%,试运行3个月等消息。
如果疫情无法得快速得到快速控制,显然无薪休假和降薪之后,就是裁员和倒闭。
不仅如此,疫情之下,没有一家物流企业可以置身事外。外媒报道,如果得不到国会的拨款,usp将活不过今年6月。
美国众议院委员会主席周一警告说,除非国会立即拨款数十亿美元来抵消冠状病毒危机的影响,否则美国邮政总局可能会在六月前消失。
监督主席卡罗琳在一份声明中也表示:“根据本周有关全国各地邮件严重下降的一系列情况介绍和警告,很明显,如果没有国会和白宫的直接帮助,邮政总局将无法在夏季生存。”
对于跨境行业来说,2020年过年不是过年,而是过关,2020年的冬天也比较漫长。但无论如何,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到来,要相信这个市场不会亏待每个咬牙坚持的人。